外语学霸们可发挥特长了寻找有错误的标识

“请在一米线外等候”翻译成“Pleasewaitoutsideanoodle”;

“开水间”翻译成“openwaterrooms”;

“小心地滑”翻译成“carefullyslide”

……

如果您善于发现,那类似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翻译您肯定见过。甚至还有媒体专门盘点过这些奇葩翻译。

年6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外语在境内如何规范使用的系列国家标准,并于年12月1日实施。

自此,公共场所的英文翻译有了标准答案。

今天,小编就跟您聊聊外语标识规范这些事儿——

上午九点半,柯马凯(MichaelCrook)第无数次开车经过西长安街,但他还是会注意道路交通标志牌上的英文、拼音和大小写是不是正确、符合规范。

北京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柯马凯在中国生活了近70年,见证了公共场所外语标识从无到有、从笑话百出到走上正轨的过程。

中关村某商场,消火栓被翻译成火灾。

从年亚运会时第一次对国际语言环境进行检查到年成为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出台时的先进典型,北京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工作已经走过了近30年。

如今,北京市面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错误或者不一致的外语标识,在冬奥会“北京周期”已经开启的时刻,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工作如何更上一层楼?

赛事推动外语环境要建好

外语标识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我爸最爱说的一个笑话就是香港的一家服装店有一个牌子‘LadiesHaveFitsUpstairs’,它想表达的是女士们楼上试装,但在英语里,‘havefits’是抽风的意思,这个牌子就成了女士们去楼上抽风吧!

柯马凯是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专家顾问团的专家,他的父母是著名的国际友人戴维与伊莎白·柯鲁克夫妇,上世纪50年代在北京出生后,他目睹了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变迁。

柯马凯说:

50年代的问题是没有标识,有了之后刚开始质量比较差甚至有误导性,本意是这边危险,指示成了这边请;误导克服之后是闹笑话,小心地滑翻译成了小心翼翼地滑,谁看了也不会真的去滑一下试试,但就是笑话。还有一些菜名,直译其实很不雅。

年亚运会举办前后,宣传部、外事部门、旅游部门接到外国运动员和游客的反映,重点对琉璃厂进行了外语标识检查,这成了北京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的起点。

某站地面标识,东北出口是要出口到哪个国家去?

年北京申奥成功,外媒普遍不看好北京的国际语言环境。回顾当时北京的国际化程度,不得不承认外语标识、市民外语水平都不足以应对奥运会的需求。

很快,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就被纳入折子工程,年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织委员会和北京市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建,季羡林、陈琳等知名专家先后担任专家顾问团名誉团长。广大市民、专家、媒体都参与到外语标识纠错中来。

从未放松应该点赞

我作为游客去过很多国家,印度的英语标识非常方便,比北京要好,但像伊朗,罗马字母很少见,对我来说简直是步履维艰。相比之下,北京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已经是做得非常好了。

全世界范围内,罗马字母比西里尔字母、阿拉伯字母的使用要广泛,汉语拼音采用罗马字母来拼写,极大地方便了大部分外国人,即使跑丢了,一看路牌上的拼音,就能发出音来问路。

而且中国大陆广泛使用阿拉伯数字,电话号码、公交线路,外国人都能一看就懂,比港澳台地区的竖排和汉字数字要方便得多。

在柯马凯看来,北京市从未放松过国际语言环境的建设:

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先后编制了《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规划(—)》、

《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年)》、

《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年)》。

北京市要求各单位将新增外语标识报市政府外办,组织专业机构翻译,经专家顾问团3名专家(其中1名外籍专家)初审及团长终审,形成最终译法,“作为专家顾问团成员,从未遇到过善意地指出错误后,相关单位拒不执行的情况。”

近几年,翻译软件的智能程度让柯马凯赞叹不已:

一个会议上没有同声传译,有个人讲PPT,旁边一个人用手机一拍,大概三秒钟,就把PPT上的文字准确地翻译成英文了,同时保持PPT的版式不变。如果能通过这类技术手段提高外语标识的质量,那是很好的。

标准领先纠错别钻牛角尖

同一个句子、短语,在英语中有多种译法,外语标识按照哪种译法来?市民们纠错依据什么?

同样的意思,中英文标识都不一样。

年,北京在全国首先推出了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及配套的实施指南,对通用的警示性提示性标识、功能性设施信息,以及交通、景区、商业、医卫等不同场景下的常用标识,都给出了推荐译法。

在地方标准的指导下,闹笑话的外语标识日益减少:漏了字母的Airpot被补正为Airport;灭火器保险销错译成insurancesales(保险销售),如今都改正为为safepin;Caution!被错印为Cautionl,弄错的尾巴也早已纠正。

在柯马凯看来,给外语标识纠错,既要严谨规范,也要避免钻牛角尖:

外语标识是给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看的,它的目的首先是不损害国家形象、不危害外国人的安全,其次是不给外国人造成不便,再次是不要闹笑话。

这些做到了,其他一些细节,比如toilet到底应该是单数还是复数,就没必要钻牛角尖了,外国人想如厕,单数复数他是不会在意的。大小写的使用上可能有一些不规范,但标识的设置更换是个大工程,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冬奥在即如何再上层楼?

如今,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已经步入第三个五年规划,冬奥会的“北京周期”也已开启,但市面上还有一些错误或不一致的外语标识,如何进一步规范?

市政府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大力宣传并广泛应用去年年底出台的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核查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加强对外语标识译写的审核把关。

由于北京市地域广阔,将首先选取大型国际活动承办地、外籍人士聚集区以及重点涉外行业,组织外语志愿者配合相关单位进行检查纠错,并邀请专家顾问团专家共同审核把关,避免不规范外语标识对城市形象的不良影响。

目前,市政府外办在千龙网上开设了外语标识规范专栏,欢迎市民访问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intyork.net/kcxc/93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