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焦虑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大事情。
从“寒门难出贵子”的各种言论中,家长们首先就慌了手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而中产阶级的家长,更是希望孩子不至于降个生活档次。
就是这各种社会原因,孩子们从小就被送去上各种辅导班,本来很拮据的家庭,也会省吃俭用,把孩子送到各种兴趣班,只要孩子一声“令下”,家长们也不惜“赴汤蹈火”。
修炼一个学霸,其实家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这个东西,是需要有天分的,这是一个千古难题,有些孩子非常聪明,可是学习就是不好,即使努力也只能勉强过得去。
和天才比不了的普通人怎么办?只能努力,勤奋,比别人付出得更多。
假设一个家庭,连基本的付出都没有,连孩子上学的时间、空间都需要挤压,那资质普通的孩子怎么能学得进去。
学霸这个头衔只能随缘,无法强求。如果有一个孩子本身有几分天资,再加上家庭条件良好,这个天资就会被发挥到极致。
看过一份学霸的学习计划表,可以说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一点不比工作轻松,但是这是在全程学习,心无旁骛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这个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允许如此,他又能有多少时间去全心投入。
寒门能出贵子,但是几率相对还是没有家庭优越的孩子多
寒门能出贵子吗?当然能,而且很多事情已经证明,是会有几个天资聪颖的孩子跳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困窘。
但是这些孩子如果换一个环境学习呢?是不是那份天资就更加会得到发挥。
总体说来,学霸的养成,还是和家庭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一个良好习惯的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品德、教育等等家庭能给予的东西,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全力以赴的时候,家长能做到什么呢?无非是默默的支持。
我们常说“父母为子女计之深远”。这句话从古至今都是适用的,说一句很现实的话,这世界上什么买卖最亏本,那就是养育孩子。即使是这样,家长们还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张晓风曾写过一篇优美的散文叫《母亲的羽衣》,每个女人在没有成为母亲之前,都有一个仙女梦,可是在成为了母亲之后,就把那个梦想压抑在箱子底。
所以学霸的养成,也有家长的努力,当然不仅仅是母亲付出了汗水,也有父亲的功劳。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是分工合作,细致分明的,学霸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
父母的努力也很重要
考上清华的鹿泽宇,年仅15岁,这个早慧的孩子如此优秀,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他的家庭十分普通,父母也是开店做生意的,可是从小他就接受着父母无时无刻的教育。
每天无论在店里还是路上,鹿泽宇的爸爸妈妈找到机会就通过路牌、广告牌、店家的招牌教他识字。
所以鹿泽宇在上幼儿园之前,就认识超过个汉字了,而现代汉语中常用字一般在个字左右。
这些都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对他的影响都来自于这点点滴滴之中,所以学霸的经历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人生,还有原生家庭带来的爱与鼓励。
在幼儿时期,我们每天顽皮打闹,缠着父母家人时,鹿泽宇用他童年的玩耍时光换来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也是父母给予他的宝贵财富。
所以学霸的光环不只是他自己在努力,他的后面还有父母的付出。大家可能还记得诗词大会上的武亦姝,她那出类拔萃的文学知识,不得不让人钦佩,可是这一切也是来源小时候的阅读习惯。
武亦姝曾经也有淘气的时候,父母也没有多余责怪她,而是放下手上的事情,经常参与到阅读之中,久而久之,武亦姝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孩子是一个个体,他有自己的思维,也有自己判断,都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那么在可以尽量给孩子好的环境时,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与孩子一起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