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早教妈妈育儿优选
“学前不识字,现在后悔有啥用?”,大侄女这个月被班主任叫家长2次了。
嫂子要被逼疯了但想想还是怪自己。现在真的超后悔!
具体怎么回事呢?这件事是去年开学没多久,嫂子和我抱怨的事。
她家乐乐,去年秋天上一年级!可没成想这孩子刚开学不到2月,多次被叫家长。
第一次叫家长:
老师不太好意思直说,就是和嫂子反应下孩子的情况。老师说孩子做题总出错准确率低!虽然是一年级小朋友,在做数学题和语文题的时候老师会帮助读题。可是乐乐总是跟不上。老师一道题会读两遍,这孩子抓不住。一道题过去了,这道没做完就到下一个了。一节课下来准确率很低,孩子也会觉得很吃力。
怕时间长了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建议家长和孩子聊一聊。
第二次叫家长:
这是看这段时间孩子没什么变化,老师又叫家长了。这次老师有点生气。
直接问家长是不是学前没带孩子“识字”?孩子现在识字量太少,不但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例如我上次和你说的数学题,孩子跟不上,准确率低的问题。
试想如果孩子识字是不是老师读过,自己没做完也是可以重新审题再“补”或者“修改”啊?这样就大大地提升了准确率,孩子成绩也会提升。今天把你叫来主要是想你们家长课下要多花点时间帮孩子补下进度。
老师说,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每学期的课程都是有进度计划的。所以80%的学生达标了。课程进度就得继续。孩子跟不上进度,会越落越多的。
咱家乐乐是个好孩子,但是语文基础太差了,很多字都不认识、作业错误率高;
如果连识字都不过关,是没办法提升学习成绩的。
嫂子这才明白,因为孩子没有“识字基础”。进入一年级真的处处碰壁。她本以为孩子上了学跟着老师教的速度就能跟上。
再一想老师说的也有道理。教学是有进度的,80%的孩子掌握了则要继续讲解。那么这20%的孩子就会跟不上,需要额外下功夫。
因为学不会,做题经常错,乐乐现在真的有点厌学了。每天放学嫂子都陪他做作业。得给他念题,没有家长在身边孩子寸步难行。
孩子自信心备受打击。学习兴趣也被严重影响了。
嫂子现在超级后悔,这是真实的教训,她和我说就是要我千万别忽视儿童学前识字,免得以后后悔。
其实,对于“学前是否要教会孩子识字”这个问题一直是家长们比较纠结的问题。
无数的案例和真实教训告诉我们的是“学龄前识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人说,教务部不是发文严重禁止“提前学”么?
大家一定要明确禁止的是什么?
禁止的是“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并没有剥夺孩子识字的权利。
而且在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倡在日常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来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切忌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来识字。
所以“识字”是孩子自然发现的需求,并不是哪个硬性规定就可以阻止孩子习得的。
0-6岁儿童智力发展黄金期,此时幼儿能科学地学习识字和阅读,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儿童进入“识字”敏感期。能够习得大量汉字是小菜一碟的事。
那么,到底让不让孩子学?
其实这个不是我们说的算的。而是孩子本身。
也就是说家长对3-6岁的幼儿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盲目开发“,而且特别要避免”盲目开发,过早、过晚、过度都是不好的。
那么怎样才是“科学”的识字方法呢?应该说,具体的方法还是要因人而异。
根据幼儿的个人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从合适的年龄开始,用科学的方式识字,对于幼儿有很多的益处。
刚刚我提到“识字敏感期”,家长们如何发现识字敏感期?
教大家一招!
给孩子读书的时如果有一次你没有按照书上的字念,孩子会发觉,说“妈妈,不要乱讲,明明不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要求你一个个指着字读给他听。
生活中,包括有兴趣地捧着书看,注意环境中的字,辨认自己的名字等,看到广告牌,路牌上的字,会很感兴趣地问你写的是什么。
孩子出现这些特征,家长就窃喜吧,基本上可以判定孩子已经进入了“识字敏感期”。
这时引导孩子识字,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很多家长觉得识字很难,那一定是选错了方法!
幼儿阶段识字的好处:
①识字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智商。
心理学实验表明,幼儿是通过右脑整体识别模式来识字的,所以幼儿识字是有利于其右脑开发的。
②识字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文字是人们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如果较早接触、较多运用,可以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③识字提升儿童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力、增强孩子自信心!
新教改规定,小学语文要“先识字,后学拼音”,一年级教材第一课就是“识字”,所以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识字量,不要刚上小学就比同龄人吃力。
儿子现在5岁半,识字+,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因识字而带来的学习优势!
识字测试表
例如:
做作业自己读题从来不用我操心而且准确率超高!
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饭后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书阅读好久。
很自信,因为自主阅读的早读的书多,知识面也广,所以在表达上很占优势!
就目前的状况幼升小我是没什么担心的!
因为是过来人,所以把我的经验也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处于“识字敏感期”的宝贝有所帮助!
引导宝贝快速识字,选对工具很重要
家长要注重识字的趣味性、实用性、孩子的参与度!,也即是说如教育部提倡的“在日常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切忌通过强化训练、机械记忆逼迫孩子“识字”。
识字是一件非常有趣并且伴随着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所以“寓教于乐”最重要!
对于初学者,我比较推荐孩子参与度特别高,趣味性极强的“立体翻翻书”!在众多识字翻翻书中,我经过多维度地筛选给儿子选择的这套《学前识字立体翻翻书》。
这套书可以很好地调动宝贝的触觉、视觉、帮助孩子建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链接,让孩子能够体会更丰富、更有趣的文字魅力。
接下来说一说这本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为2-7岁处于儿童识字敏感期以及有幼小衔接需求的宝贝设计的识字启蒙书籍。
精选个高频字,11个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海量翻翻机关互动性超强,让孩子处于不断探索和求知中,保持学习的动力和获得识字能力的惊喜不断中!
图文结合、左右脑并用、视觉记忆帮助孩子快速建立图片记忆库,让识字更扎实让掌握更快速!
儿子特别喜欢这本书,对每一部分的文字都掌握得很好,每每外出抑或去超市他都能快速的认出这些字也能清楚的读出来!
2-7岁儿童的拍照记忆能力超级厉害,孩子们几乎能够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所以家长引导的好,这个时期孩子掌握大量的文字太小菜一碟了。但是有一件事家长一定要做到。
那就是“阅读给孩子听”。
“语音”对于识字的重要性非常大。
认知神经学研究者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通过实验得出一个重大结论:“语音和字符之间的关系必须经过明确解说”。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经常会碰见一个人,每天都能碰见,你也会开心地和他打招呼。可是没有人告诉你他叫什么名字,你以为你们很熟了。可是忽然有一天有人问你他叫什么?你却不知道。
是的正如孩子认识一个字,一个符号,下次再遇见时孩子会知道,我见过它。可是由于你没有教过他这个字念“好”,孩子自然不会。
这本书为了解决父母无时间给孩子语音讲解的问题,特别准备了音频和视频。
也就是说,当你很忙的时候完全可以扫码让孩子在翻翻找找的同时听着“标准的文字发音”进而达到孩子掌握这个字的目的!
下次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这个字不但认识他还知道它念什么,用于什么场景,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内容上的干货满满就不说了,大家可以看看我给大家的实拍图。
要说的是这本书真的好,就连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崔秀俊以及全国十大知名青年名师何捷老师都有倾情推荐。
所以如果你恰好需要一套好书作为儿童识字敏感期识字的辅助教材,抑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年级就因为识字而“掉队”、想要培养孩子自主阅读、提升孩子作业效率和自信心,未来跟上老师进度。这套识字工具书一定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下方“购买”处即可带回家!开启儿童识字之旅吧!
这套书非常精美,礼盒装,随书还赠送张超萌象形文字识字卡片!自家宝贝用抑或送人都是首选!
我是
早教妈妈育儿优选国际早教中心指导师!育儿有良方,方法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