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知道,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它是一种特殊的图形。
从3岁起,孩子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能够识别物体形状和几何图形,这时“识字”就跟认一幅图画没什么两样。
3至7岁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正确认识图形的百分率逐步提高,辨别事物所用的时间会渐渐变少。
而在4岁时,孩子对图形知觉最感兴趣。在这个时候,教孩子识字最为合适。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从孩子有图案识别能力开始,就可以教他们识字了。也就是说,识字教育,在宝宝3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但要注意方法要得当。
有些父母会担心,这么早就让孩子识字读书,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会不会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负担过重?
事实上,从出生到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科学实验证明,在幼儿时期进行学习会促进孩子大脑皮层的发育,促进孩子求知兴趣的发展。
但是,幼儿识字的关键在于应该正确地引导,量力而行,不要过分强求,操之过急。
强迫孩子提早识字,或是学的过多、时间过长,是错的!是错的!
*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
你可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能比别家的孩子识字少”……
但是教孩子识字不仅要顺应儿童学习的规律,更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因此,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才是靠谱的教育方法。
做父母的要耐心的陪孩子学习,不要让他感到压力。用强灌的方法让孩子及早认字,除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没什么好处。
总之,教孩子识字的关键不是几岁开始,而是不断地培养孩子的兴趣。
多带他认识身边的事物,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他自然会知道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名字。
只要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创造轻愉快的学习环境,孩子自然能轻松学会识字。
*不可强迫孩子机械地记忆
有的家长把一摞字卡丢给孩子,“这个字必须给我记住”。这种强迫孩子死记硬背的行为,往往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
死记硬背只让孩子记住了汉字的“外形”,却不能理解文字字符真实的含义。
而且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机械记忆上,枯燥又无聊,不光影响孩子的识字兴趣,还会产生厌学、发展失衡等诸多问题。
父母在教孩子识字的时候,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可能用一些游戏方法,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识字。
比如,孩子一起读绘本,教孩子认广告牌等,还可以使用这类手机app。
00:30点击视频了解猫小帅识字APP
在生活环境中识字
生活中文字无处不在,教孩子识字可以随时进行,只要看到文字,就给孩子念一念,久而久之,自然就记住了。
比如,在路上,看到路牌、广告、包装之类的,可以问孩子这些品牌名称、宣传标语。孩子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和称谓,也可以鼓励他们去记。
在生活环境中识字,家长要做得自然,目的性不要太强,千万不要一看见文字,就不管不顾地拉着孩子去认。
另外,在家里可给孩子一些识字卡片,可以让孩子针对性寻找实物,物与文字相对应,可以加深印象。
在游戏中识字
每个孩子都对玩充满了浓厚兴趣,在游戏中识字,避免枯燥、无聊的死记硬背,“寓学于玩”能够让孩子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所以家长可以多尝试一些小游戏、小故事,让孩子保持识字热情,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1)找字比赛
把识字卡铺在地上,妈妈做裁判,报出一个字,看爸爸和孩子,比一比谁找的又快又准。
(2)谜语识字
家长平时可以各种编识字游戏,给他们猜。比如:“生”:牛走独木桥。“胖”:半个月。“出”:山上还有山......
在阅读中识字
用绘本引导孩子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识字。比如,拿一本讲过的绘本,引导孩子给爸爸妈妈讲绘本故事。
孩子遇到记不清的地方,看文字信息,就算有很多不认识的字,也能猜出来。
亲子共读时,家长可以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着字,或抓着孩子的小手指着字,让孩子慢慢建立文字和发音、内容之间的联系,认识文字并理解文字。
帮助孩子造句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学习汉字时,既要掌握字形的本身结构,又要建立单字与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因此,我们要帮孩子造句。
在阅读绘本时,我们看到包含某个字的内容,可以结合绘本故事造句。比如用「住」字造句:「公主终于住进了城堡里,并且在绘本中把这一段内容指给她看,搭配上旁边的插图场景,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
及时给予反馈和奖励
孩子在识字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给予他反馈和表扬。但是注意,表扬要有具体的细节,要对过程进行描述。
如果每次都说:「宝宝好聪明」「宝宝好厉害」「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在敷衍。
正确的表扬:「宝宝今天认识了这五个字,你重复了很多遍,并且学的很认真。宝宝,你做得很好!」
孩子识字困难,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也许快一点,也许慢一些。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寻找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