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何晟
大型城市,拥有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以及极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如何将它有效地管理好、运行好、维护好,是全球城市治理面临的共同难题之一。
这些年来,杭州一年年地变得更美、更亲民、更有国际范,这是每个生活在这里和到过杭州的人共同的感受。但这座城市是否还有坑洼不平的道路、混乱的秩序、不规范的标牌、破损失修的公共设施?
11月2日举行的杭州“公述民评”第三场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展开。
●同一条路两个名让人头晕,禁投广告的路牌上登着广告
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大伙期盼每条大小道路都顺畅通达,标识标牌规范清晰。但问政现场播放的调查短片中,记者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
就拿道路标牌来说,如果同一条道路,一会儿这个名,一会儿那个名,行人肯定会被绕晕。比如江干区仁爱路,在之江东路上行驶时,标识牌上显示的名称却叫海景路。还有西湖区杜家浦路,路牌显示,南面及东面均为东狮路;但反向行驶时,另一块指示牌上,北面和西面又变成了杭新路。
还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识上不得设置户外广告。但在西湖区某条道路上,主干道上的牌子却赫然登着房产广告,下面写着“F杆广告出租,电话……”,这样的例子,并非个别。
对仁爱路的问题,江干区副区长范朝辉解释道,仁爱路自建成后,由于一些问题还没有最后交付。“这条路规划叫海景路,临时开通后,在支小路上又取了仁爱路的名字,因此形成了存在两个路名的情况。回去以后我们会和相关部门统一规划,不给市民使用造成障碍。”
西湖区杜家浦路也是同样的情况,临时取的路名和规划路名并存。市规划局副局长章建明表示,城市规划中,新修的道路可以有临时名称,但标注要注意规范,比如注上“临时”二字。
对片子中曝光的路牌广告,市城管委副主任宋肖锋表示,这个牌子是私设的,没有经过审批,将予以拆除。
问政现场,不少民评代表也带来了平时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有一位代表就抱怨,一些路段重复设置隔离栏,有的甚至设了三层,既浪费又影响市容,还造成不便。对此市公安局交警局局长金洪亮表达了歉意:“请这位民评代表把具体的位置告诉我们,回去以后尽快整改。”他表示,为规范隔离栏,杭州一直在努力,光今年就已拆除50多公里,特别是城西。“今后我们会继续整改,并建立巡查机制加强巡查。”
●汽车北站拉客黄牛屡禁不绝,火车东站标识牌为何总那么难懂
交通场站,是城市的窗口,也在交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记者发现,杭州的各大车站,都还存在影响杭州城市形象的细节。
比如汽车北站出站口,拉客“黄牛”比比皆是。北站管委会说归派出所管,祥符派出所答复“我们会处理的”,但五个月过去,黄牛仍在。
还有火车东站,看不懂标识标牌的乘客,每天服务台都要接待两三千人次;车站有4处出租车上客点,但两处长期关闭,剩下的两处总是排着长龙;同样需要排队的,还有到达层的女厕所。
对车站“黄牛”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胡斌表示,一直在严厉打击,“今年以来,北站周边已查处站外违章行为32起,配合市场监督部门取缔非法票据3项。”但这样的成绩,显然现场民评代表并不满意。
胡斌说,治理“黄牛”,关键要形成真正的联动机制。“我们交通只对车有处罚权,对人我们没有。”他表示,这个机制已经形成,“我们辖区的公安、交警等执法部门已经形成了联动机制,关键要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各行其职,做好工作。”
拱墅区副区长张云雷说,回去以后,拱墅区将针对北站的问题,采取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城管联动执法,进行全面整治。“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不能再出现接到投诉推诿的现象。”
点评嘉宾、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说,萧山机场的“黄牛”现象一度也十分严重,但通过整改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百姓也比较满意。“我觉得你们应该向机场学习,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好的。”
对火车东站存在的问题,江干区副区长范朝辉介绍,已邀请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做了系统的研究,进行整改,“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接下去,还将采取出租车通道改道及引进网约车等措施,缓解打车难问题。
●同一个地铁站,两个区管的出口秩序两重天
地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丈量城市的方式。应该说,现在杭城大部分的地铁出站口,都秩序良好,接驳到位,很多出站口附近还会设置专门的电瓶车停放场地。
但接下来的一段短片,却有点尴尬。地铁二号线沈塘桥站,出站口分属西湖区和拱墅区。在莫干山路东侧、属于拱墅区的D出站口,站前广场上秩序较好,行人走路畅通无阻,电瓶车停放在规定的白线区域内。
可把视线转向莫干山路西侧、属于西湖区的B出站口时,现场的情形却是这样的:“禁止乱停车辆”的告示牌,被4个隔离栏栏了起来,隔离栏外停满了电瓶车和自行车,一些盲道也都被占用了。行人想要通行,只能小心翼翼地腾挪前行。
看完片子,西湖区相关负责人用“汗颜”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同样的环节,两个区管出不同结果,说明我们在地铁口的秩序管理上存在相对多的问题。”他表示,回去以后立即整改,“三天内解决好这个问题。”
在地铁一号线下沙江滨站C出口,在出口处的人行道上,原本设置的隔离设施已经乱作一团,起不到隔离的作用,而在隔离设施前方,一大块积水阻挡着行人的脚步。附近市民也告诉记者,这里的人行道积水,已经是存在许久的老问题了。
对此,经开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在十月中旬专门组织人员,在开发区范围内七个地铁站开展了排查行动,针对地铁站周边道板破损、松垮的情况进行修复,共平方米左右。江滨站出口,我们回去会再复查,有问题会马上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