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通州写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通州有多年的建置史,京杭大运河从这里起航。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李斌、关桂峰)12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九问通州——写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启用之际》的报道。

“现在流传着一句话:‘首都在哪里?首都在北京。北京在哪里?北京在通州。’目前,市级行政机关已开始搬迁入驻,通州区进入了城市副中心的时代。”

年12月1日,运河之畔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通州区区长赵磊一席话,激起现场人们会心的微笑。

通州,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什么选址通州?确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后,通州建设得怎么样了?通州将重点发展什么产业?……带着一系列世人关切的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通州,进行了深入采访。

一、通州,历史上是一座怎样的城?

“清风路”“清盛路”“达济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11月30日上午在行政办公区现场看到,一块块路牌为过往车辆“指路”,偶尔有公交车驶过;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出来就是办公区,有人背着双肩包走出地铁站;喷水车在给路边的树木浇水……

70多岁的庞大爷是个“老通州”。他骑着三轮车,带老伴来“看看”。老人笑呵呵地说:“这里可是新北京,以前都是村子,现在变化可大了。”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行政办公区的地下,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古城——路县故城:年2月至9月,考古人员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北京进入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座古墓和一座汉代古城遗址呈现于世。

“路县故城的发现,将通州城历史向前推进了多年。也就是说,西汉初年这里就已设县。”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说。

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杨家毅对通州的历史如数家珍: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年),西汉王朝设路县,这是通州建置的开始。因此处多河富水,东汉改为潞县。金天德三年(年),海陵王完颜亮改潞县为通州,取“漕运通济”之意。

通州有多年的建置史,京杭大运河从这里起航。历史上,通州就是漕运物资水路必经之地。意大利传教士、天文学家利玛窦从张家湾镇上马头村登岸进京;清代潞河驿,曾是各国使臣朝见候旨的地方。

张家湾,是大运河上重要的码头。如今,位于这里的通运古桥已经被保护起来,不再有行人经过,唯有坑坑洼洼的砖石见证着沧桑的历史。

通州是一个多文化交融、人员往来繁多的地方。这里多种文化和资源要素交汇流通,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商贸重镇。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杨家毅说,这里被称为“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

在漕运时代,通州是久负盛誉的水陆都会和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何选址通州?

人们会问,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什么选址在通州?回答这一问题,还要从通州的定位说起。

作为金元明清四朝皇家漕运圣地,没有大运河就不会有通州城。但是随着铁路、公路的修通,大运河漕运功能逐渐丧失,通州的战略地位降低。

40年前,通州叫通县,是北京郊县经济中的“小个子”,工业基础薄弱。随着改革开放和首都发展,通州定位先后历经了卫星城、新城、城市副中心的演变。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通州定位为北京卫星城。

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提出了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是这么描述通州新城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的:通州是承接中心城区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是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年5月27日,党中央做出重大决策部署,决定选址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这一重大决策让通州的名字再次闪耀。

年9月对外公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明确: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约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平方公里,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

为什么是通州?

通州是一个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地方。面向环渤海全域平原,与天津、河北交界,地处京津冀的重要交通节点,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会处。

从天安门向东直行,20公里就可以到达通州。从通州15分钟就可以到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北京新机场,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

通州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境内一马平川,城市副中心规划面积平方公里,通州区全域面积平方公里,和雄安新区遥相呼应,两翼齐飞。

今天的通州,拥有三个国家级金字招牌: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前,通州区还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三、通州现在建设得怎么样了?

运河商务区,位于世界上难得一见的五河交汇处。这里是通州发展高端商务服务的承载地。站在高多米的新光大中心顶层向四周俯瞰,五河交汇、四通八达,燃灯塔、大光楼尽收眼底,一批商务楼宇拔地而起,一批金融机构已率先入驻。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高位”,经过几年的建设,通州的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广渠路、6号线、市郊铁路副中心线等通车运行;东北部行政办公区已经启用;位于西部文化旅游区的环球影城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通往环球主题公园的地铁也在抓紧建设中;台湖演艺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加快规划;人力资源产业园、互联网安全产业园等一批符合副中心定位的优质项目落户……

通州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东风说,目前,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每年突破亿元,民间储备投资现已突破多亿元。“我们现在储备大量项目,就等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批复下来,接下来就有很多项目将要落地和开工建设。”

今年,通州大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违法建设拆除总量、销账量、腾退土地量均居全市第一,实现城市副中心平方公里范围内基本无违建;年以来,累计完成市级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任务家,治理“散乱污”企业家;短短4年,80%的一般制造业关停并转,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留白增绿”。

记者从通州区发改委了解到,到年,副中心用地总规模控制在平方公里左右。先减后增,副中心建设拆违先行,拆占比大约在1∶1,到年年底,城市副中心范围内违建将全部清零。

位于行政办公区西侧的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将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站高铁、地铁、城市快轨一共7条,地下4层万平方米将集中打造轨道、高铁等综合交通枢纽,地上万平方米将建设城市综合体,重点引导高端商务集聚发展。

“高铁、地铁、高速公路、水路,市内各种交通线路,将使通州成为真正通向世界之都。”杨东风说。

四、通州将重点发展什么产业?

一期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已超过亿元的运河商务区,近日成为各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intyork.net/kcyz/94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