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熊孩子从《米小圈》看到了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学龄前到底要不要学认字?
昨天看了某个网络育儿大咖写的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就是:她的儿子七岁了,在学龄前他没有教孩子认字。现在孩子上二年级,已经认识很多字了。读一本绘本只有特别复杂的一个不认识,其他都认识。
我家熊孩子今年也7岁刚好也上二年级,所以心里不由的就有了一些比较。那我就说说我家熊孩子的情况吧?我没有特意给孩子教识字,没有想过买识字卡片,今天认识几个字,明天认识几个字那样的计划。就是特别生活化的出门见字路牌,广告,标语,门头上的字就指给他看,指给他听给他教。学前的亲子阅读我基本上没有做过,只是加上幼儿园教的识字,熊孩子在不到六岁时就可以自己自主阅读了。
这一年的时间,他从最初的《米小圈上学记》、《米小圈成语故事》一直读到了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熊孩子一年的读书量达到了中文书籍多本,英文绘本多本。即使这样,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想我会在熊孩子小的时候带着他做好亲子阅读,做好绘本阅读。一个书读得多多孩子不仅仅是文化底蕴的差异,还有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水平的差异。
现在的绘本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只要你想教的行为习惯,日常生活知识,绘本都能帮你实现,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带着孩子做好亲自阅读,既能认识汉字,又能学习各种习惯和知识呢?
今天我想说的是,在育儿的道路上,每个人的认知和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有一双火眼金睛很重要,你需要在众多的学习方法中找到最适合你家孩子的方式方法,实践起来,如果有用就继续坚持,如果没有用就要及时调整策略,规划。任何时候找到符合自己认知水平,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上学的时候就学过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再有名气,他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在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的面前也是渺小的,所以我们每一个走在育儿路上的宝妈宝爸们一定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育儿路上,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一条路,并且不断实践,不断调整,不断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修改,才能在育儿的路上越来越从容淡定。
我是旺仔妈妈育儿,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