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街景照片的寻址之一

被北欧的一张街景照片折磨了近一年的我,又可以愉快地玩照片寻址了。这是年10月12日我在百度上关键词“街景”搜出来的一屏“特大尺寸”的街景照片。我的玩法就是按顺序一个一个把它们的拍摄地点找出来。

一、秋天的上海街景

秋天的上海街景

这张照片没什么有用的信息,但起码我们知道是上海。第一眼感觉是秋冬季节,依据光影猜测拍摄时间近傍晚,道路的走向大致是西向东。然而这些暂时并没什么大用。

虽然我不追求“仅凭一张照片就”,但还是尽可能希望能“仅凭一张照片就”。继续观察照片。照片右边那个红字的牌子,和前面的图标,也许可以有帮助。红字后面是“国家周刊”,前面两个字被树干遮住了,仅第一个字露出些许边边。揣摩一下,觉得很像“贝”字旁。搜索上海地区发行的刊物,没有符合的。瞭望杂志社倒是有一个刊物叫“财富国家周刊”,然而搜索半天,并没有发现与上海有什么分站记者站之类的关系。而前面那个图标,经过优化搜索,也没有发现与“财富国家周刊”有关系。

既然是奔着休闲怡情来玩的,就不必太拘泥于一定要“仅凭一张照片就”。还是再找一下照片以外一切可利用的信息吧。

“按图搜索”,得知这张照片是一ID为“非常明”的摄影者拍摄的一组照片集,图集的最后,摄影者介绍“拍摄于上海武康路、湖南路、复兴西路。”

SoEasy,打开地图搜索三条道路,武康路几乎全程南北向,我们最后扫。先进入街景扫复兴西路,从西向东扫。注意点是照片右边的那个“国家周刊”的牌子,还有前面那个有檐的大门和旁边卷帘门的搭配。

扫完复兴西路,扫湖南路。没有发现“国家周刊”的牌子,却发现了那个有点特色的大门檐和卷帘门的搭配。对比了一下照片,应该有周刊牌子的地方,有涂刷过的痕迹。——我们把街景“时光机”往上调一格到年的街景。果然,“周刊”的牌子完美呈现了。

上海徐汇区湖南路

二、“北欧式幸福,当有中国式勤劳的功劳!”

北欧式幸福,当有中国式勤劳的功劳!

我今天才发现,这张图有这么个莫名其妙的标题。话说这张图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在北欧那张图之前,我已经搜过这张图了。是在爱尔兰都柏林的“寡妇街”附近。过程不大记得了,无外乎搜图搜店名之类。

都柏林圣阿纳教堂

“寡妇街”英文是“GarftonSt”。我用百度翻译也没发现Grafton怎么和寡妇联系上的。猜想可能是当地人才知道的典故。

这张图中间远处的教堂,是都柏林的“圣阿纳教堂(St.AnnesChurch)”。截出这个教堂去搜出来的图片,实在太多,都是相关介绍都柏林相关的文章里的。这是一个打卡热点。耐心点找,才能在一些介绍格拉夫顿大街(寡妇街)的文章中,找到这个教堂的照片。但实际上照片中这条路,并不是格拉夫顿大街,而是格拉夫顿大街东边垂直的一条路,叫作AnneStS,圣亚纳街。

这张照片还让我学到了一个知识点。就是圣亚纳教堂上的那种十字架,即中间有个圆环的十字架,叫作凯尔特十字架。用这种十字架的教堂,基本上都在爱尔兰。

三、日本印象街景随拍

日本印象街景随拍

这张眼花缭乱的日本街景,远景建筑没什么特色。倒是有相当多的路标和店招,大巴上写着“中央动物专门学校”,这些都是可能有用的线索。而左边出租车顶灯上写着“东京七福”,想来应该是东京。

找日本国的街景,好处是有很多汉字,连蒙带猜差不多能知道个大概意思。但是如果中间夹一两个日文字母,很可能意思就大相径庭了。

最显眼的是那个“新仲通り入口”的路牌,看着像是一个商贸中心或什么大厦的入口。搜了一下“新仲通”,都是看上去不相干的内容。而下面那行英文“shinnakadori”,搜出来的是“和歌山市”,离东京都还挺运的。先不理。

等再放大了照片,看见靠右边处绿灯上面,一块能清楚辨认出“浅草二丁目”的路牌时,其他什么的线索就不那么重要了。浅草二丁目啊,东京浅草寺啊,连二丁目都标出来了,扫街就是了。拍摄地点在马道通り上——我百度翻译了一下,“通り”就是街道的意思。右边就是“浅草駅”。

日本东京浅草二丁目马道通り浅草駅

四、上海街景5

上海街景5

这张照片是送分题。照片中的路牌清楚地表明了这张照片的位置。街景搜一下,这是在福州路,江西中路和河南中路之间的那一段拍的。那栋暗红色的楼是上海金融法院。

福州路上海金融法院

五、澳门街景一角

澳门街景一角

第一眼看到这张图时,我就傻了!而且几乎是绝望的!然而我说过,这玩意儿很大程度上靠得是运气!而且,我的运气还是不错地。搜索过程下篇再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intyork.net/kccq/105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