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想你路牌设立的边界在哪里

□李建云(湖南师范大学)

最近,国内多个城市出现“网红路名牌”,引得众多年轻人拍照打卡。“我在南京很想你”“我在长沙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重庆”等地名标志一时间火爆各大社交平台,经媒体曝光后,目前宁波、上海、南宁等多个城市已经拆除此类“网红路牌”。(8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

有网友认为,此种网红路牌具有个性且充满浪漫,在外漂泊的“打工人”可以通过在路牌下打卡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网红路牌”的存在未尝不可。也有人认为,如何设立路牌、在哪里设立路牌在各地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此种营销行为不仅会误导路人,而且还会扰乱社会秩序,无法发挥路牌的真正作用。

作为地名标志的路牌,一方面,路牌的命名具有符号价值,路牌的设立需要考量历史传统、文化风俗、居民习惯等综合因素,一个好路牌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更重要的是能够承载当地人们的情感和乡愁。正如“延年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承载了当地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情感表达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网红路牌虽然能在一时制造流量与热点,但其所能承载的价值,远比不上有关部门经过反复斟酌、考量多种因素后命名的路牌。另一方面,路牌的现实价值则是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指示,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在城市交通线路上设立过于华丽和吸睛的私设路牌,会让真路牌被忽视,带来安全隐患,阻碍发挥路牌的现实作用。

路牌并非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利用,而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不扰乱社会秩序的底线。诚然,我们在商业区和旅游景区也看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路牌,这些路牌的设计有些纯粹是为了美观,有些则兼顾了在景区内供游客指示路线的功能。但是设置在商业区内,且不带地名的路牌,其本身不在道路范围内,也不会对民众判断地点产生误导,路牌本身就是为商业化服务的,进行多种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无独有偶,年中央美术学院学生葛宇在北京一条胡同私自设立“葛宇路”路牌,在当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私自设立路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讨论。“葛宇路”虽然同样是私自设立路牌,但是却与此次的“网红路牌”设立有显著区别。有关部门当时并未对该路段进行命名和设立路牌,且该路段也没有民间约定俗成的路名,相反,“葛宇路”在设立后,附近的居民都认可了该路牌,相比于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命名,“葛宇路”的命名独具特色、接地气,也体现了在道路命名事项上民众参与权和政府部门的互动还存在不少潜力和空间,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葛宇路”事件后,人们都在为“葛宇路”路牌的拆除而惋惜。但此次网红路牌的设立则在城市的主干道或重要商圈道路上,此种道路上不仅已经有政府的官方命名和路牌设立,且已经经过长期使用,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被依法拆除自然也是符合法理和情理了。

路牌兼顾符合价值和现实价值,其设立、命名、更改等事项都需要经过民政部门的同意,私自设立路牌本身并不合法,但也并非禁止任何形式的利用,路牌的设立需要有边界,注重地名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不能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扰乱社会秩序,为了吸引流量而胡乱设置的路牌,理应被拆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intyork.net/kczl/98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