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海交大校园导视标识系统全新亮相

回眸前世

坐标松散标识陈旧亟待更新

交大闵行校区导视标识系统设置已有一定年份,随着校区的逐步外扩、校园建筑的进一步建设,标识牌的种类和内容也在逐步新增和调换。由此也造成了几大明显的问题:

指示牌数量众多、形式各异;

缺乏统一规划,文化性与艺术性欠缺;

指示信息区分度低,识别性和易读性差;

设置时间跨度大,部分设施陈旧、破损。

改造前的旧版系统

基于此,学校启动了闵行校区的导视标识系统建设项目,在对校园原有标识牌进行细致排查的同时,探索适合交大的户外导视新体系。建设项目在年底立项,年4月开始设计、反复打磨、广泛论证,年底确定设计方案并开始施工,年9月落成,闵行校区导视标识系统更新改造工作全部完成。

改造后的新版多项指示牌

华丽变身

功能清晰寻路便捷精致校园

导视标识系统就是建筑和空间使用的说明书,分析人群的需求,让寻路过程方便、安心,是导视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交大校园标识牌的重生,就从标识定位和外观优化两方面出发。

01标识定位

校园导视标识系统的设计不能脱离场地的区块功能,因此本项目采用了“先找大区域、再找路、再寻找各二级区域,最终寻找到各自目的地”的总体寻路逻辑方法。

从平面整体规划切入,对校园的交通及功能区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三分校园”的概念,即将校园分为“西、中、东”区,方便分区域检索校内各目的地,提升寻路的系统逻辑性,减少各区内的寻路信息量。

随后根据校园的整体体量,提出3级交通节点分级方法,为各交通节点设定不同功能的各类标识,设定基础的节点定位。

02外观优化

导视系统作为典型的“视觉感官”设计,需要在有限的版面内,保证功能性的同时,找准外观定位。项目的设计希望通过“历史感、文化感、现代感”的结合,体现交大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基本造型元素来源交大特色的老校门,通过简化、风格化后,运用在导视系统的各个方面。

牌体颜色也结合交大的VI标准及校园颜色布局,提出了以交大红辅助色为主色,浅灰、深灰为辅色的色彩构成。

惊艳亮相

整体升级顶配设置贴心服务

项目采用分批次落地的方式,对校园内的导视标识系统进行全面更新。不仅有校区大范围的全区地图、多项指示牌、路牌等,也有小范围的宿舍区指引牌、停车牌等。原本的闵行校区路牌大多为绿色,本次更新改造过程中,路牌设计主要参考《城市道路路名牌》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T-中市政路牌的配色,上部为蓝底白字,下部为白底黑字,配以交大红校徽元素,在与市政路牌统一的基础上,也展现了学校标识特色。

设计中还藏着一点小秘密

在风向标的多项指示牌制作中

预留了插牌的孔位

方便后期的增添及更换

夜晚路牌灯箱也会及时点亮

资料:上海交通大学

编辑:张海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intyork.net/kczl/101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