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高路
“我喜欢乐山,更喜欢这座城市的你”“我在宁波想念你”“我在南宁很想你”……日前,一系列“浪漫风”路牌在多地出现,在很多年轻人中掀起拍照打卡热。
8月20日,记者了解到,这种外形酷似道路名的网红路牌其实多是商家的“引流”利器,已有不少网红路牌因设置在城市道路上涉嫌违规被拆除。
创意新奇,可惜用错了地方。设路牌和取地名都是很严肃的事情,要细细考究,广泛征求意见才能最终确定,这是对城市负责对历史负责。这种私自设置问题太多了,一个是搞乱了城市标识标牌系统。马路地名都是要纳入城市地图的,一条路上好几个名,极易误导游客,外地游客初来乍到,原本就不熟,这么一看还不得晕了。而且路牌的指向极有讲究,你就这么胡乱一立让多少人晕头转向?城市标识标牌系统平时看着没什么大用,真到用时却非常关键,哪怕一点点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火灾,要是有人被这样的路牌误导报了警,消防部门上哪找去呢?
另一个则是容易复制粘贴,你弄我弄大家弄,有样学样,那这个城市的地名得乱成什么样?
所以,不是城市容不下创意浪漫,而是容不下这种不讲规则的行为。
一些商家也不是想给城市道路命名贡献什么民间智慧,无非是赚点流量吸引人来打卡,这跟浪漫一点关系没有。
我想对于这些道理大家是清楚的。正常的经商行为无可指责,但公共场所有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规则,底线与红线在哪里,就得自己好好把握。
路牌引来热议,很多人跟风打卡以后,有人认为这种取名字的思路值得借鉴,路牌没有必要非弄得正儿八经的。比如老北京的胡同很多名字就挺俗的,不也风风雨雨多少年,有的甚至成为经典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社会,每个居民、每条小巷子都是重要的,都值得认真对待。
而且到底有没有价值值得讨论,像这种文创产品,第一个是创意,第二个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到了第三第四个就是抄袭恶俗了。流行文化就是这样子,你得跟创新而不是模仿拷贝联系在一起。而城市地名则得跟城市地理环境、跟文化联系在一起,无中生有,生造出来的东西生命力短暂,当它泛滥至全国到处都是时就是一大公害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