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古代没有口香糖,口臭该怎么办

鸡舌香

渔公子在生活中发现,有口臭的人很多时候并不自知,不知不觉就给周围的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在古代这件事更有可能影响仕途!那古人都是怎么防止口臭呢?

古代治病都靠中医药材,“口臭”作为一种口腔疾病也有对应的治疗草药,名为“鸡舌香”。约公元~年,唐代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中首次形容了这味药材:“香之花蕾状如丁子,曰“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丁子香也’。”

此外,医药著作《梦溪笔谈·药议》中也阐明了:“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

由此可见,朝廷官员是使用“鸡舌香”的大户,谁叫他们要天天对着皇帝讲话呢?由此还闹过不少笑话。

大臣口臭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史料《汉官仪》中曾记载:东汉桓帝在位时,有一名侍中名刁存,年老且口臭重,而他每天早朝的位置离皇帝又非常近,每每议事都把桓帝熏得无法忍受。于是桓帝有一次就给了刁存一块鸡舌香,命他含在口中。

由于鸡舌香刚入口时有点刺激,所以刁存以为桓帝赐他的是毒药,吓得半死,估摸着是不是自己哪里犯了大错,因为每次跟皇帝谈朝政他都面露难色。但他也不敢违抗,只能把鸡舌香含在口里,不敢吞下去。

等他下班回家,突然就开始辞别亲朋好友,搞得一家哭哭泣泣以为大祸临头,又不知是发生什么事情。同僚好友得知后让他把口中“毒药”吐出来一看,才知道是鸡舌香,闹为笑谈。

求合作,送礼就送鸡舌香!

《三曹集》中《魏武帝文集》里曾记载:一代枭雄曹操曾送了一包鸡舌香给诸葛亮,里面写了一张小纸条:“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渔公子以为曹操是讽刺诸葛亮有口臭,没事找事!其实不然。

原来那时候曹操正在挖刘备的墙角,并向诸葛亮表白,希望二人都能口衔鸡舌香,在同一个朝廷里,面向天子奏事。可见,那时“鸡舌香”已经成为了“同朝为官”的代名词。

鸡舌香药材

武则天:有才有颜也没用,你有口臭啊!

到了唐朝,鸡舌香的使用更为普遍。据孔平仲的《孔氏谈苑录》记载,唐朝三省六部的官员们去见皇帝,嘴里都要含上鸡舌香,以免因口气不佳给皇帝留下坏印象,影响仕途。

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

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闻之羞愧无比,从此之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宋明时期香文化极度鼎盛,“口含鸡舌香”更成为一种遍及各阶层的风尚。

清郎世宁《仙蕚长春图》册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上端枝叶间即是鸡舌香,到明清之后,口含鸡舌香以避口臭、增芳香,已成为朝臣和士大夫们的日常之事。至于文人雅士以香赠友,更是常见礼节。

其他人还看

:这是一条有魔法的公路

:有画为证,年前的西瓜跟现在的根本不一样

:从妓女到中国第一个进入卢浮宫的画家,这个女人不简单

回复完整数字获取文章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
白殿疯病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intyork.net/kczl/2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