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伟
教幼儿识字和计数,并不单是为让孩子早些识字,早些学会计数,而且要通过识字和计数,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儿童的语言、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关键是要善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并且通过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来帮助孩子成长,为发展儿童健全的个性打下基础。
因此,这一时期家长的教育任务可从这样几方面着手:启迪和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这一时期的儿童求知欲旺盛,常常有一种揭示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他们渴望了解新事物,于是,幼儿不时会向父母提出一些“幼稚”或“莫名其妙”的问题,这种纯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兴趣,正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的强大动力,它不但有助于儿童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且能促使儿童智力的发展。
所以,父母不仅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科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而且还要引导孩子观察、认识事物,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和知识面,开发孩子的智力。所谓识字和计数,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从小开始就识些字和学些词语,有助于丰富孩子的语言,而且更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形象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儿童的识字和计数又都依赖于其形象知觉的发展。
如果父母能在这一时期教孩子认识一定的汉字,使孩子能连认带猜地看连环画,不仅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孩子上小学打下基础,而且对儿童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并且父母要利用孩子这一时期形象知觉的发展,帮助孩子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形成数概念,通过对数的认识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从这种宗旨出发,那么在教幼儿识字和计数时,就应尽量注意到三方面:
第一,要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不应强迫孩子识字或计数,要引发孩子的兴趣,当孩子产生兴趣后,再开始教。例如,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些图书画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给孩子听,并告诉孩子:“如果你能认字,这些书你都能明白。”或者不必讲给孩子听,只告诉孩子“这些小画书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妈妈没有时间讲给你听”。这样,往往可以激发和唤起孩子自己要识字的想法和心愿,这时才开始教孩子识字。而有些父母往往急于求成,不管孩子有无识字的兴趣,一味地逼着孩子学,或者像驯动物那样给吃、给穿、给玩,许以种种诱惑,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威逼、体罚,这样势必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害怕的心理,视学习为畏途。父母不但不能让孩子识字,而且还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
第二,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
由于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第二信号系统还不够发展,因而幼儿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的。所以,教幼儿识字和计数,必须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利用形象直观的方法。例如节假日时,父母带孩子去公园,一路上看到的树、电线杆、汽车等都是教孩子数数的好教材,经过商店,看到路牌,也可让孩子识记。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帮助孩子认识数,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另外,由于幼儿的心理活动还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不能经常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极易受外界刺激所吸引,所以在教幼儿识字和计数时,切忌简单枯燥,要采用丰富多样,能吸引幼儿兴趣的方法。例如,父母可采用讲故事、读儿歌、字片游戏等方法让孩子识字,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实物或小玩具教孩子计数,让孩子在玩积木、辨别物体数目和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数概念。
第三,引导孩子学会自己阅读
好的幼儿读物,既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去探索人间的奥妙,它对孩子心智的启发是不可估量的。但对幼儿来说,从听读、学读一直到可以自己阅读,都需要父母从旁协助。所以幼儿的父母最好能对儿童读物有一定的了解,随时留意儿童读物的出版情况,选择那些有教育意义、幼儿能理解的、文字简炼、词句优美的故事、诗歌等教孩子阅读,不要把阅读变相为传授知识。此外,要尽可能为子女制造一个适宜阅读的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图书。生活的环境中有丰富的书籍、杂志、漫画等可供阅读,还可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逛书店参观书展等,以调动儿童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学会自己阅读。
总之,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的丰富,电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已越来越大。但对幼儿来说,过多地看电视往往给儿童的发展带来负效应,因为电视是过分真实的媒介,毫无想像力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便会限制“观众”的参与能力。所以,如果让幼儿每天固定地看连续剧或花过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孩子则无法享受游戏或其它方式的参与,只是被动的娱乐。长此以往,必然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与此相反,阅读是一种可以刺激孩子参与能力的娱乐,它不仅可以拓展儿童的知识面,而且可以训练儿童的思维能力。因此,父母的责任是指导幼儿选择恰当的娱乐,不要让电视夺去孩子的阅读时间,应该利用益智的电视节目如儿童片、动画片、自然科学的短片等刺激或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以便指导幼儿阅读。
结语:
我们经常听老人讲,3岁看大7岁知老。很多人觉得这句话很普通,其实它可是古人过往经验的总结。其实这里面隐藏着深奥的教育哲学。这句话放在现代来说,就意味着孩子们在踏入小学以前即脾气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很多非常重要的方面渐趋成熟,而不是等等上学以后才有的。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要把家庭教育做得更加优秀,或者说我们需要更加卓越的家庭教育。
好了,以上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