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爷60多岁了,孙子果果小时候就是他带得多,没事的时候他会带着果果背古诗词,散步,甚至识字,儿子儿媳妇都是研究生,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还抱怨提前学了“没啥用”。
有一次儿子好奇地问他:“小学不是教识字吗?干嘛还要提前识字?”结果王爷爷说了一番话,儿媳妇子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果然语文老师都有方法。
孩子识字是有黄金期的,3-7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有意思探索学习的阶段,也是孩子好奇心最强的阶段,大脑突触连接最密集的阶段,记忆力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时候孩子要求主动识字,但上了小学后大多是老师要求的被动学习,虽然有些孩子小学后识字也跟得上,但很吃力,效果也差强人意。
但小学前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却一眼就能看出来,身上有3个优势显而易见,不仅成绩优异自信心爆棚,更是让家长省心不少。结果儿媳妇就让王爷爷带孩子了,没想到只坚持了4个多月,果果就识字多个,可以自主阅读。
果果上小学后一路扶摇直上,除了语文成绩特别突出,各门功课都考满分,多次被老师表扬。而且从来作业基本不用辅导,孩子都会做,特别省心。
一、基础好,进步快
现在小学老师上课速度快,很多没有识字量的孩子想要跟上老师的节奏会很困难,而且课堂时间有限,孩子学不会的话,就需要家长课后一遍遍辅导。
而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基础非常好,能听懂老师的课堂内容,还能自助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进步神速。
果果在爷爷带领下,5岁多时已经背会了多首古诗词,掌握了多个汉字,甚至自己阅读各类书籍,阅读量多本。
二、培养好习惯
最关键的是很多一二年级的孩子看不懂题目,甚至看懂了也不会作答,于是会磨蹭,原本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完作业,硬是能写上3个小时,需要父母坐在旁边辅导,于是鸡飞狗跳的日子来了。
但是有识字基础的孩子就没有“磨蹭”的坏习惯,他们能理解题目,所以学习起来自信心爆棚,觉得简单,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考试也经常拿满分。
三、理解能力非常好
阅读是理解的基础,大量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但识字却是阅读的前提,识字量越大,孩子阅读时障碍就越小。果果因为识字量大,很爱读书,老师经常夸赞他理解能力太棒了。
可是识字并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最佳的识字敏感期不是按照年龄来算的,而是有3个信号,如果你发现孩子3-6岁有3个明显信号,就可以教孩子识字了。
1、对识字好奇,路上看到字会不停地问你这是啥字?是什么意思?2、喜欢读各种字的发音。3、对识字游戏感兴趣。
但是这个阶段如何教识字也是要讲究方法的。
王爷爷说:“首先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也不需要太刻意,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使用右脑图像机能进行记忆的特点,这个时候使用图字结合的“右脑海马照相记忆识字法”教育孩子识字,能促进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突触和链接,也就是说利用游戏、图像会让孩子记忆效率大大提升。”
王爷爷带果果识字的时候就用了2个“妙”法子,没想到果果坚持了4个多月,就识字个。
第一个方法:“感官刺激记忆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身体各个器官,用眼睛、耳朵、嘴巴、小手协助大脑来识字。身体多部位参与识字,会大大提升孩子学习的专注力和记忆效率。
区别于平常的听和读,这种记忆方法,把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结合,孩子需要动手按一按、耳朵听一听、嘴巴读一读、大脑想一想,无形中拔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
比如王爷爷带果果识字时就用“感官识字法”,让他动手按一按,自助听标准发音,而不是他在一边啰嗦地教,不光是听字,还要听词语,把汉字认知和具体情景结合起来,这样孩子记得快,记得牢。
甚至他要求果果眼睛看、耳朵听、小手按,嘴巴念,一整套流程下来,要动用4个感觉器官,比单纯死记硬靠“读”来识字,多了3个记忆渠道,孩子识字效率大大提升。
第二个方法:“随时随地复习法”
识字后定时需要复习,所以他在家里的物品上贴满了词条,孩子随时随地就能看到已经学过的词语,甚至走在路上他也会提问路牌、广告牌、站牌等,让孩子活学活用。
王爷爷带果果识字的这套书,就是《早教识字点读书》,就是用“感官刺激记忆法”帮助孩子识字的。
1、点读发声
《早教识字点读书》最大的好处是这套书可以点读发声,不像无声书需要家长在一边指导,这套书孩子打开按钮就可以跟着读,大大提升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欲望,不知不觉就识字很多。
2、手眼脑配合
《早教识字点读书》可以小手按一按,眼睛看一看,嘴巴念一念,脑袋记一记,手眼脑高度配合,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力。
3、标准发音、可跟读、可测试
《早教识字点读书》上面都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即使是不识字的爷爷奶奶也能教孩子。而且上面有跟读按钮、测试按钮,孩子学到什么程度?识字多少,可以自主测试。
4、可充电,反复使用
喜欢的父母点击下方链接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