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一直都很困惑,自己的宝宝很能吃,特别像一只吃不够的小仓鼠一样。但即便如此,营养还是跟不上。不是头发黄,就是长得瘦,各种脾虚症状更是层出不穷。
问过有经验的人,才知道这种情况属于“胃强脾弱”。
胃强脾弱的典型症状:
食欲旺盛,容易饿,怎么吃都不胖、四肢消瘦、大便不调、头发黄等。
在中医看来,脾与胃虽然是相表里的器官,但各自的功能却不相同。
胃像一个碗一样,是受盛的器官。脾像一个研磨机一样,是转输的器官。脾可以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有用的营养物质,并输送到身体各处。
1
胃强脾弱
胃强脾弱指得是胃的功能过于亢进,总感觉自己可以装下整个世界。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虽然吃得多,但是脾的功能过于虚弱,肯定转化不了这么多食物。
如此这般,便是胃强脾弱的原因了。
1
胃强
若孩子一次吃的食物过多,并没来得及消化,这些物质留在胃里,慢慢便会形成胃火。胃火旺盛,人吃得自然不会少。
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有腹胀、口臭、口腔溃疡、胃部不适等症状。
1
脾弱
一旦脾的功能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帮助胃腑消化食物,还会降低营养物质向四肢百骸的输送率。
这样的孩子多表现为四肢消瘦、个子小、脸色黄、头发黄、易反复感冒等。
我们身体中的消化系统就好比一个工厂,胃是采购员,它采购了大量的原材料后,需要通过机器脾脏带动生产,但机器马力不足,这些原料自然也就变成了废品和半成品。
1
湿气重
胃强脾弱的孩子多伴有湿气。胃强脾弱的孩子,顾名思义脾脏一定很虚弱。脾不仅有转化食物的作用,它还可以转化水湿。当它战斗力减弱时,身体多余的废水就会很难排出去,这便形成了水湿。1
便秘
也有部分胃强脾弱的孩子会有便秘的表现。
当胃有火时,它还会牵连肠道。粪便储存在肠,肠腑燥热,必然会煎煮津液,让大便变得更加干燥。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曰:“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论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
不管是金元时期的李东垣,还是清代的叶天士,他们都非常注重脾胃的调护,可见调补脾胃在众多中医流派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1
胃强脾弱怎么办?
胃强脾弱必须得补脾,只有脾强健了,才能运化有力,生化有源,以便于更好的濡养机体。
其实脾脏看似虽小,但它既能运化水谷,又能枢纽气机。所以脾脏强健后,脾胃不和的情况,一般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1
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一般分两步:
第一步:清胃火
蒲公英,苦,寒,归肝、胃经,是很好的清胃火食材。所以,在家里可以泡点蒲公英代茶饮给孩子喝。
3岁以下的孩子用3克;
3岁以上的可以用到6克;
第二步:补脾
温田养育八珍米,由多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搭配而成,专为脾虚人群而设计,胃强脾弱的宝贝同样适用哦!
赶快按照下面的步骤操作起来吧~第一步: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