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商业顾问,我的本职工作,是帮助创业者和企业家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他们带着自己的难题来找我,然后从我这里拿走一套解决方案,把我当成他们的兵器库和百科宝典。但是你知道,商业的问题千千万,我不可能预知每个问题的答案。那我是怎么帮助他们解决这么多千奇百怪的难题的呢?这背后,靠的是一整套思维模型。今天我就给你介绍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个:公式思维。本文首发于年4月。—1—一个商场的业绩不好,商场负责人问你,你觉得商场应该怎么改进?你会怎么回答?有一个人冥思苦想,灵光乍现说,可以装个从一楼到负一楼的滑梯,然后在滑梯口卖儿童玩具,这样孩子们就都会被吸引过来了。商场负责人一听,好主意啊!这个主意也许确实不错,这个人也确实很聪明,可是这种灵光乍现的主意,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下次再遇到一个复杂问题,他还能灵光乍现想出一个好主意吗?万一乍现的不是灵光,而是馊主意呢?这种靠灵光乍现获得点子的思维习惯,我们称之为“散点思维”。它可能一次有用,两次有用,但是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有用。生活中很多人给朋友出主意,会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灵光乍现,用“散点思维”想到一个点就说一个点,这是可以的。但是在咨询行业,用“散点思维”来解决拆解真正复杂的商业问题,是万万不行的。作为商业顾问,最怕的就是成为一个只会用“散点思维”的点子大王。因为这种“散点思维”是突发的,很不可靠。在遇到很多没有见过的复杂问题时,你就会特别担心,万一我想不到点子怎么办?所以,要想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你就不能完全依靠灵光乍现,而要懂得系统地拆解问题。如何拆解?用公式。—2—有一次,在我的私享会上,有位同学是做户外路牌广告的。他特别焦虑,他说现在很多广告主都开始问他广告牌的投放效果怎么样?有数据吗?可是我怎么知道广告牌的效果如何呢?我怎么去提供数据,才能增加自己的广告投放收益呢?如果我用“散点思维”来回答他的问题,也许我会跟他说,你可以在路牌上装摄像头,或者找人蹲在路口记数统计,等等。而作为专业的商业顾问,我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首先需要定义问题。我说,广告主为什么需要数据?因为他想要知道广告的投放效果。那广告的投放效果到底怎么来衡量?作为广告主,他肯定想知道,投出去的广告费可以产生多少有价值的